1541年-1550年的服裝
一種是:西服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,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,而想了解西服文化,就不能不重溫一下西服的歷史。西服是從國外傳入的一種服裝品種,在國外是男子的正統服裝。
1786-1788西裝特點
西服的始祖:1690年,究斯特科爾
1690年西裝
十七世紀后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,長衣及膝的外衣“究斯特科爾”和比其略短的“貝斯特”,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“克尤羅特”一起登上歷史舞臺,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。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,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――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服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,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。
現在的西裝
它的式樣變化很多,常穿的有平駁領、圓角下擺的單排紐式、掄駁領、平下擺雙排紐式。西服還有套裝和單件上裝的區分,套裝就是上衣和褲子用同色同料裁制,可作禮服用,若加上一件馬甲就成為三件套套裝。穿著正規的套裝,要求系領帶。單件上裝可以和各種褲子配穿,可不必系領帶,里面也可襯毛衣或套衫。
現在的西裝
現代的西裝形成于19世紀中葉,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,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后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。十七世紀后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,長衣及膝的外衣"究斯特科爾"和比其略短的"貝斯特",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"克尤羅特"一起登上歷史舞臺,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。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,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,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,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。
19世紀西裝
19世紀50年代以前的西裝并無固定式樣,有的收腰,有的呈直統型;有的左胸開袋,有的無袋。19世紀90年代西裝基本定型,并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。
20世紀30年代男士服裝依舊挺拔,充滿陽剛的形象出現,男裝還是以西裝,禮服為主,表現厚重,挺拔的特質。
20世紀40年代,男西裝的特點是寬腰小下擺,肩部略平寬,胸部飽滿,領子翻出偏大,袖口褲腳較小,較明顯地夸張男性挺拔的線條美和陽剛之氣。
20世紀50年代-80年代的“大一號”潮西裝
20世紀90年代的西裝
20世紀90年代的西裝袖子 襯衫袖子比西裝袖子的短,以直筒型為主,衣長蓋過屁股。
現在的西裝
現在的西裝袖子更短,會露出一點襯衫袖子,衣服更加修身貼合身型。衣長也有所縮短。西裝之所以長盛不衰,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,主流的西裝文化常常被人們打上“有文化、有教養、有紳士風度、有權威感”等標簽。西裝一直是男性服裝王國的寵物,“西裝革履”常用來形容文質彬彬的紳士俊男。西裝的主要特點是外觀挺括、線條流暢、穿著舒適。若配上領帶或領結后,則更顯得高雅典樸。另外,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,西裝作為一種衣著款式也進入到女性服裝的行列,體現女性和男士一樣的獨立、自信,也有人稱西裝為女人的千變外套。不同年代的西裝,有不同的風味,你們喜歡那一個年代的呢?
綜合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。